本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来势汹汹,给我国人民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为了积极应对疾病的传播,采取综合防控措施,保护易感人群,动员大众少外出,在家主动隔离、健康观察,是控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感染和发病的重要策略之一。由于老年人口多,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尤其是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老年人,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和发病的风险更大。为此,制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老年人居家健康管理指引,为老年人提供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基本知识,促进健康行为,保障生活质量,达到预防和控制疾病的目的。
0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基本知识
什么是冠状病毒和新型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是一类引起呼吸道疾病以及肠道疾病的病原体,冠状病毒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可感染人、鼠、猪、猫、犬、骆驼、蝙蝠、禽类等脊椎动物。引起本次发病的是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可引起较为严重的人类疾病。
新型冠状病毒会人传人吗?
会,人传人的特征十分明显。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是重要的传染源,且部分患者早期体温不高或正常,病情轻时就具有传染性。
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包括那些?
(1)飞沫传播:患者喷嚏、咳嗽、说话的飞沫,呼出气体近距离接触直接吸入,导致感染。
(2)接触传播:患者飞沫沉淀在物品表面,接触污染手后,再接触口腔、鼻腔、眼睛等粘膜,导致感染。
(3)最新报道有病例的粪便中检出新型冠状病毒,可能存在粪口传播。
哪类人群容易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根据目前病例观察结果,人群普遍易感。老年人、青壮年及儿童均有发病,是否发病主要取决于接触机会和接触时间。老年人或有基础疾病者感染后病情较重。
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密切接触者?
密切接触者就是指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的情况下,与患者有以下近距离接触。
(1)与患者同学习、生活、居住在同一房间,包括一起聚餐等;
(2)与患者同乘一辆交通工具,特别是靠近座位、同一列车、同一车厢等;
(3)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包括医生、护士、检验、陪同家属等)在诊疗护理工作中与患者接触;
(4)其他经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符合密切接触者。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密切接触者隔离观察期限是多少?
基于目前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潜伏期一般为3-7天,最长不超过14天。潜伏期也具有传染性,对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期为14天。
如果近期去过疫情流行地区或者居住过,或知道近期接触的人中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或者疑似患者,要怎么做?
(1)尽快向社区登记报告,并不要或减少外出;
(2)从离开疫区、患者或疑似患者后开始计算,连续14天进行自我健康状况监测,尽量减少与家人密切接触的机会;
(3)如果在家隔离监测应单独居住,佩戴口罩,单独用餐,餐具、水杯、毛巾等不与家人交叉混用,用后采用蒸煮5-10分钟方法进行消毒;
(4)每天早晚各测体温一次,并进行记录;如果出现发热、咳嗽、咽喉痛、胸闷、呼吸困难、纳差、乏力、神差、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心悸、结膜炎、轻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等症状时,及时联系社区医生,按要求到就近的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就诊时主动告知医生旅行时和接触史。
如何判读自己是否发热?
平静状态下,腋下体温≥37.30C,可判断为发热。注意测量前20~30分钟要避免剧烈活动,进食、喝冷水或热水及冷敷或热敷,并保持腋下干燥。
什么情况下需要去医院和应采取的措施?
如果出现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乏力,恶心呕吐、腹泻、结膜炎、肌肉酸痛等可疑症状,应采取以下措施:
(1)自我隔离、避免与其他人员近距离接触。
(2)由医护人员对其健康状况进行评估,视病情送至医疗机构就诊,送医途中应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3)曾与可疑症状者有无有效防护的密切接触者,应立即登记,并进行医学观察。
(4)减少不必要的聚会、聚餐等活动,不安排集中用餐。
(5)若出现可疑症状的老人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其密切接触者应接受14天医学观察。病人离开后,应及时对住所进行终末消毒。
0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和普通感冒的区别
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一般会出现哪些症状?
个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临床表现不同,常见的症状早期有发热,乏力、干咳等,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腹泻等症状。少数感染者无明显临床症状, 仅在医院进行检测后发现是患者。重症患者在1周后出现呼吸频率加快、呼吸困难,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和普通感冒有何区别?
(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呼吸频率加快,甚至出现呼吸困难,嗽症状严重,以干咳为主,同时伴有痰鸣音,喘息,影响睡眠,高热可持续72小时以上,精神差,食欲下降明显。
(2)普通感冒无呼吸困难、咳嗽症状出现较晚,发热一般在48~72小时后可恢复正常。服用退烧药效果较好,精神、食欲、睡眠无明显影响。
03
居家老年人自我健康管理
居家自我健康管理的日常防护有哪些?
(1)尽量减少外出活动,避免到疫情正在流行的地区,避免与有呼吸道感染症状的人近距离接触;
(2)减少走亲访友和聚会、聚餐,不去密集且空气流通不畅的公共场所,不要邀请亲朋好友或邻居来家中聚会;
(3)保持室内通风换气:户外空气质量较好时,每日通风换气至少4次,每次通风15~30分钟,户外空气质量欠佳时,通风次数和时间适当减少;开窗通风换气时需注意增加衣物,以防感冒;
(4)避免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如车站、商场、公共浴室、棋牌室、麻将馆等。必需外出或到人群密集场所如去超市、菜市场等,一定要戴口罩,并最大限度缩短去这些场所的时间和次数,进家门前一定要换鞋;
(5)勤洗手(包括餐前、便后、外出回家等),保持手部卫生;外出回家后做4件事:及时洗手洗脸;把脱下的外套放在通风的窗口;用酒精棉片擦拭手机、钥匙、钱包等在外用过的物品表面带回的物品用清水清洗处理,或用酒精喷洒消毒;
(6)咳嗽咳痰、打喷嚏时要用纸巾,或肘部遮挡,不要对着他人;纸巾丢弃于有盖的垃圾桶内;
(7)不随地吐痰,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8)在外人与人接触时,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尽量少乘坐电梯,楼层不高时可步行。需要乘坐电梯,最好用纸巾按电梯按钮,不要用手直接接触按钮;
(9)不接触、不购买、不食用野生动物;
(10)健康饮食、适度运动、充足睡眠、平和心态,提高免疫力。
如何保持老年人合理膳食与均衡营养?
(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每天的膳食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类等食物。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每天摄入谷薯类食物250-400g,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g,薯类50-100g。
(2)食不过量,要少食多餐,尤其是晚上不可过饱,食欲不好或活动受限的老年人需要特别注意。
(3)多吃蔬果、奶类、大豆:应餐餐有蔬菜,保证每天摄入300-500g蔬菜,深色蔬菜应占1/2;天天吃水果,保证每天摄入200-350g新鲜水果,果汁不能代替鲜果;吃各种各样的奶制品,相当于每天液态奶300g;经常吃豆制品,适量吃坚果。
(4)适量吃鱼、禽、蛋、瘦肉:每周吃鱼280-525g,畜禽肉280-525g,蛋类280-350g,平均每天摄入总量120-200g。优先选择鱼和禽。吃鸡蛋不弃蛋黄。少吃肥肉、烟熏和腌制肉制品。
(5)少盐少油,控糖限酒:少吃高盐和油炸食品,每天食盐不超过5g,每天烹调油25-30g;糖每天摄入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6)足量饮水,每天应饮水1500-2000毫升,多次少量,可以温开水或淡茶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
(7)注意事项:不要接触、购买和食用野生动物,食材一定要从正规渠道购买,不要食用未知来源的动物及其制品;食用禽肉蛋奶时要充分煮熟,处理生食和熟食的切菜板及刀具要分开;处理生食和熟食之间要洗手;最好不要食用生冷食物;家庭用餐最好采用分餐制或使用公勺、公筷。
如何进行合理的室内运动?
(1)运动的时间、类型和强度可根据本人的身体情况、既往的生活习惯以及运动的类型自行确定,选择自己最适宜的方式进行适当运动;
(2)在室内可以做一些局部运动或者广播体操等,减少久坐时间,每小时起来走一走,动一动;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减少室外运动;
(3)运动循序渐进,运动强度要由小到大,注意安全,不要造成运动损伤;
(4)在家少穿拖鞋,锻炼时最好有家人在身边,避免跌倒。
如何做好自身心理防护,保持良好心态?
(1)规律作息,稳定生活,倡导进行一些单人类型的休闲娱乐活动;
(2)学会分散注意力,比如听音乐、看小说、写日记、收拾家务、做室内运动;
(3)科学认识疫情,不要不在乎,但也无需恐慌,在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要具有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同时还要积极做好疫情预防;
(4)从权威媒体和政府部门的公开信息中获得信息,不随意评论或相互转发没有经过证实的消息,不信谣不传谣,理性遵守疫情处置中的各项防控措施的要求;
(5)坦然面对客观现实和自己的内心感受,接纳自己的情绪,并进行自我鼓励和肯定,坚定信息,必要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其他注意事项
(1)用笔记下所在辖区发热门诊的地址和联系电话、以及社区医生或居委会工作人员的联系电话;
(2)家中常备体温计、口罩、家用消毒用品等;
(3)患有其他慢性疾病的老年人(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要有足够的药品,遵医嘱按时服药,不可盲目停药,还要密切观察所患慢性病的症状变化;
(4)注意保暖,避免感冒,室内温度过低容易引起血管痉挛,可采用空调、暖气等取暖;
(5)不在家吸烟,少喝或不喝酒,避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6)主动做好自己的健康监测,觉得身体不适或发热时要主动测量体温,如果在平静状态下体温超过37.3℃,可初步判定为发热,要及时观察,告诉家人,必要时联系医生,按照医生要求处理。
04
定期消毒
如何进行定期消毒?
(1)外出回家后,要及时用洗手液和流动水洗手,或者用含乙醇消毒剂进行手部消毒。
(2)桌椅等物体表面和地面每天做好清洁,并定期医用酒精、84消毒液等采用擦拭的方法进行消毒。84消毒液需要按照说明书上的方法配制一定浓度,医用酒精可直接使用。但需要注意的是医用酒精不要喷洒在空气中、且应远离火源,避免发生火情。
(3)如有客人(身体健康状况不明)来访后,要及时对室内相关物品表面进行消毒。
(4)如家庭成员出现可疑症状就医后,要对其所待过的房间和接触的物品进行消毒。
(5)如家庭成员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住院后,要打电话给当地疾控部门,请专业人员来家中对患者的住室地面、墙壁、桌椅等家具台面、门把手、患者餐(饮)具、衣物和被褥等生活用品、玩具、卫生间等进行消毒指导和终末消毒。
05
保持手卫生
什么时候需要洗手?
(1)触摸公共设施(如按电梯门、门铃等)、从公共场所回家后;
(2)咳嗽或打喷嚏手捂之后;
(3)准备食物前、吃饭前,上厕所后或处理粪便后;
(4)护理患者后;
(5)接触动物处理以及被污染的物品;
(6)其他任何可能手受到污染的情况。
如何正确洗手?
(1)手部有明显可见的脏污时,用洗手液或肥皂水流动水洗手;如果手部脏污不可见时,也可使用含有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
(2)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避免和减少手接触眼、口、鼻的机会;
(3)洗手时长不短于15-20秒;
(4)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
(5)洗手七字口诀:“内—外—夹—弓—大—立—腕”。
参考图例:
06
如何正确佩戴口罩
N95口罩佩戴方法
(1)检查口罩有效期及外包装;
(2)保证口罩周边与面部充分贴合。口罩戴上后,不要频繁用手触摸;
(3)摘口罩时,应通过耳挂摘下口罩,尽量少接触口罩的污染面;
(4)保存口罩,应先将接触口鼻的一面朝里折好,再放进清洁的自封袋,而不是放在兜里、口袋里;
(5)口罩不能水洗、加热和消毒,会破坏口罩的保护作用和密合性,不能再起到防护的作用。
医用外科口罩佩戴方法
(1)检查口罩有效期及外包装;
(2)鼻夹侧朝上,一般深色面朝外或褶皱朝下;
(3)上下拉开褶皱,使口罩覆盖口、鼻、下颌;
(4)双手指尖朝内触压鼻夹,逐渐向外移;
(5)适当调整面罩,使周边充分贴合面部;
(6)口罩污染时或使用超过4小时后要更换。
老年人佩戴口罩注意
老年人或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老年人,身体状况各异,佩戴口罩可能会造成身体不适甚至呼吸困难加重,应寻求医生的专业指导,需要家人细心看护。